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读书会力行分享
 
 

《细讲弟子规》第31集力行分享

李笑学长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4月20日、21日 粗粗一想好像没什么明显过失。但是肯定有我做得不好的地方,一日无错可改,就一日无步可进。再仔细回顾,挖掘自己的内心。这两天晚上我都陪妈妈看新闻了,一边看一遍陪她讲讲话。现在比以前进步的就是不再明显地把学习和生活对立起来了,听老师讲课是“学文”,生活中去做是“力行”,两者是要统一起来,这才是学习,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了。想到这里就发现自己的错误了,昨天陪妈妈看电视的同时,我还在做我的《弟子规》笔记,这样的心,不是自觉全心全意为妈妈,而是一种责任的履行,而且还是把“学习”和“力行”对立起来了,觉得只有听课做笔记才是学习。这个问题老师以前的点评中和我讲过,但是自己体会不深,没悟到。结合这一段时间的听经和学习,慢慢地体会到,“搬柴运水,无非是道”,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修行的好地方,就看我们会不会用心了。

4月22日 今天晚上陪妈妈看电视时,就没有做别的事。其实心里还是挺舍不得这个时间的,但是想想还是应该放下,如果我们把学习经教当成真的,它也是假的。

4月23日 今晚是陪妈妈看新闻了,可是看的时候,妈妈又津津有味地说起她看到电视里某位外国元首的家庭丑闻了,我附和也不是,不附和也不是,还是要学习刘素云老师的方法,把这些都倒进看不见的垃圾桶?我坐在那里,妈妈肯定还要再说下去,我就从客厅走到自己卧室去,避开一下。唉。也不到自己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

4月24日 晚上妈妈洗完澡,按惯例我给她剪脚趾甲。妈妈的灰指甲挺严重的,每次都要仔仔细细给她修挺长时间,把变形增厚的指甲修剪干净,把指甲缝里厚厚白白像豆腐渣一样的滋生物给抠干净,然后再上药水。今天开始这项工作之前,心里还是有点发怵的。真是不应该啊。赶快把心念放正:想成圣成贤吗?勿畏难,勿轻略。这就是考试的时候到了,看你能不能顺利通过,通不过,这辈子圣贤没份!念及此,这个害怕的感觉就克服了。妈妈一边看电视剧,把脚搁在我腿上,我一边给她修。可是又碰到问题了,这次妈妈挺久不洗澡了,脚趾缝里面积了厚厚的垢,我给她挖出来,像面糊糊一样灰白的糊状物,一下子就觉得恶心了。境界不行啊,这就是考试升级了,不能畏难啊。心念放正了,我就继续,这个脚弄干净了,再另一个脚。趁妈妈不注意,我用手指抹一点放嘴里,也没觉得有什么。嘴里都能进了,还有什么不能碰的,哪有什么净和垢,都是我的分别心在作怪!这样就顺利给妈妈把两只脚修干净。《了凡四训》说“爱敬存心”,畏难,嫌脏,这都是我对妈妈“爱敬存心”没做到。自己的修学成效之所以不显著,就是因为自己没有修心,只在事上改。

    这两周开始我陪着女儿一起重新学习《中华德育故事》动画片。以前也看,看故事,感动,就完了。现在我和女儿说,我们一个故事学习一个星期,看动画就是学习《弟子规》,学了要做到。这周我们看的是《陆绩怀桔》,最有感触的一点就是小小的孩子在被长辈误解的时候能够“顺承”,不急着为自己辩解,这是我和女儿总结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这一点我就从没做到过,不论是对父母,对先生,还是对任何人。以前甚至都没意识到这是个问题。非常感恩制作这套优秀动画片的大德,把《弟子规》用生动的方式表演出来,把它当作《弟子规》的说明书和注解来学习,我和女儿都受益了。

    今天开始落实“顺承”,工作上我的上级提醒我要把某件事讨论的邮件抄送给我们另外一位同事,其实我已经抄送了,他可能没留意,以前这样的情况我一定会说:谢谢,我已经发给他了。今天我只回复,谢谢,好的。顺承,不要为自己辩解。

4月25日 今天下班回到家,马上出去给妈妈买她要的药, 再买一些菜准备做晚饭。结果买回来的药妈妈说不对,原来妈妈要把以前吃的拜尔的换成国产的。去之前妈妈给我写过一个小条子的,我交给药店的人了,然后药剂师就给拿药了,我也没想到要再看一下,因为一直在这家店买的,都很熟了,谁想到药剂师给的是妈妈以前吃的那种。我说,那我现在去换。天下着雨,我又记挂着做晚饭,走在路上,心里就不高兴,心想这药妈妈不是还没吃完吗,明天去换也来得及嘛,妈妈怎么从来也不体谅我的辛苦。。。这时候自己还是知道自己错了,就是这个不高兴的习气压不下去,一边走,一边心里有个明理的自己,就在批评教育那个不高兴的自己,好几分钟才把念头转过来。

4月26日 今天周六,下雨,不能带妈妈出去了,就在家做饭。先生爱吃韭菜鸡蛋饺子,还给他包了饺子。双休日常常是连坐下来休息也没有的,家务活是没有止境的。妈妈好像也有点心疼我了,和我说,不要做饭了,我们叫外卖送进来吧。我说不累的,妈妈吃菜清淡,外卖的又油又咸。吃了午饭和女儿一起包饺子,一边包,一边用小碟机放《陆绩怀桔》动画片。其中有一句话“弃老而取幼者,家之不祥”,我和女儿一起学习了。常常早上送女儿上学时,看见小区里老人送和女儿差不多大的孩子,孩子仰首走在前面,目中无人,老奶奶跟在后面,低头弯腰,给孙子提着十几斤重的大书包,孩子完全对老人不管不顾,自顾自在前面走路。等他们走过,我都会给女儿机会教育:你觉得这样做对吗?女儿摇摇头。她的书包都是自己拿,外公在的时候,心疼孩子,要替她背,女儿很明理,都坚持自己背。和外公一起走的时候,女儿也常常挎着外公的胳膊走,所以我父亲心里特别爱这个孩子。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这点弟子的体会是,如果事情本身不善,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对于善恶的甄别能力强了,那么对于这类事情,就不会去应承了。但是也有一些事情,它本身是利益大众的,发心是利益别人的,我以前就有过经验,朋友找到我,需要义工,帮助翻译一些国际多元文化交流活动用的文字材料。当时心里很高兴,也无比珍惜这个机会,觉得学传统文化几年了,终于有机会可以为文化交流弘扬的大业做一些事情了,加上朋友说时间紧急,需要英文底子好的人,义工团队比较缺乏,于是更是义不容辞马上接下工作。同时朋友还找到另外几位英文好的朋友来帮忙做这个事情。翻译工作的量其实相当大,超出预期,做完了一部分,后面又来新的工作,因为我上班还要持家,就相当捉襟见肘,就只能把其他事情先放下,加班加点把义工的工作做完。其实中间也想过和朋友说实在继续不下去了,但是也知道把这个工作教给她去协调的老师也很困难,因为时间紧,又找不到其他人。当我把这次的任务完成之后,朋友问我是否要填表格正式加入义工团队,我认真考虑了,做义工是好事,但自己的缘不具足,如果攀缘勉力去做,不如理,家人会有意见,义工的工作也做不好,考虑清楚了,我就和朋友说了我的想法,朋友也很理解。经过这件事,我也“老实”了,不再总想着“要为大众做点什么”了,不再向外攀缘了。在家里敦伦尽分,把家人照顾好、父母孝敬好、孩子教育好,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这颗心修好,那么家不就是道场吗?我在家修的不就是内财和外财布施,不就是做义工吗?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弟子在跨国公司工作多年,有一个观察和认知:但凡真正高层的领导,能有战略眼光和大将之风的,讲话必然是舒缓清楚,该停顿的地方就停顿,该重的地方要重。讲话像竹筒倒豆子的,很难做到第一把手。
    这是我学习传统文化之前就观察到了。《弟子规》和传统文化验证了我的观察。自己说话急而快的人,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了,常常也不能好好倾听别人讲话,所以他的沟通不见得很有效,而且给对方留下不尊重的印象。
    弟子现在比以前语速降低了,遇事内心不想以前那样急躁了,但是还是比较快的。弟子听蔡老师讲课,不急不徐,有时停下来,问个问题,让听众思考一下、消化一下课程的内容,或者是听听他们的反馈。净空老教授也说他的老师章嘉活佛,说话很少很缓慢,时刻都在定中。弟子还要努力,把自己言语行为都放慢一点,让急躁的心慢慢沉淀下来。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弟子以前也有这个问题,爱说人是非,和同事、朋友、家人在一起,很多的时间就是在点评别人的是非,真是浪费了生命,也造了无量罪业。
    现在不敢造次了,除了可能自己境界不够,没有意识到是说是非的情况,一般主动地去说人不是的行为没有了。反过来我都说人好处,我发现这个说人好处,是一种“正能量”,能影响周围的人。比如我认识一位美国籍的亚洲裔女同事Tiffany,她的说话办事风格,比美国人还要直接不婉转,有很多中外同事都不喜欢她。我和她一起出国几次差,一起工作,我也看到她很多可爱的地方,她不会虚伪,她身上还是保有一些亚洲女性的美德,比如中午大家吃工作餐,她会主动为大家服务;在澳洲出差时她带着两个十多岁放假的孩子来探亲,晚上和同事一起聚餐,她很注意,按人头平均,把两个孩子的费用从发票中扣除,那部分是她自费的,不向公司报销。这次我们部门最年轻的小妹妹出差和Tiffany一起工作几天,我就提前和她说了Tiffany的个性和情况,也告诉她Tiffany有这些优点,所以小妹妹出国回来,和Tiffany也相处得很愉快。
    以前我们家人还有一个情况,和爸爸妹妹聚到一起,很容易我们就一起数落妈妈的不是,现在我不说了,这个情况也少了。爸爸和妈妈不生活在一起,难得碰到一起就好象针尖对麦芒,我想我不仅是在爸妈面前自己不能说另一方的过失,或者是不听他们一方说另一方的过失,我其实更应该做的是,两边都说好话,帮助他们多看对方的好,帮助他们能提起对对方的感恩,包容对方的过失。这个也是在德育故事动画片《吴孙劝夫》里学习的,当公公家法打了丈夫之后,吴孙在公公和丈夫面前说对方关心他的话,让他们放下心里的怨怼不平。这不是说谎话骗人,是她的善巧。

弟子本课的力行和学习感悟就汇报到此。
感恩尊敬的老师和各位学长。

惭愧弟子  李笑 感恩顶礼敬呈
 
 
感恩学长的分享!
注: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

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
   《礼记·学记》曰“相观而善”,善学者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这样才能受益。
   

返回  

 
 

弟子规线装书

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